轨道交通装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国地中心”)是由大连交通大学牵头,联合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瑞尔高技术产业公司等企业。共同申报并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认定的国家级科研平台,依托的法人单位是大连交大轨道交通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国地中心分为两部分,中心楼在大连市沙河口区黄河路794号大连交通大学院内,总建筑面积为6000平方米;中心所属焊接研究院和实验基地,位于学校南区,总建筑面积1870平方米。

国地中心现有核心骨干人员60余人,其中教授40余人、副教授2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60余人,另有30余名技术人员与中心保持长期合作。

国地中心自获批,截止到2019年12月20日,共获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火炬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国家级项目资助共计80余项,获铁道部科技计划、辽宁省科技计划、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省部级项目资助280余项。与各大企业签订了70余份合作协议,获得合作企业设备支持总额2800余万元。共承担纵向项目392项,总经费约8312万元,横向项目839项,合同额约2.4亿元;发表论文2500余篇;授权专利200余项。年培养毕业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约100余名。

国地中心近三年科研经费总量12643万元,其中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等纵向项目105项,项目经费约5121万元;横向项目209项,项目合同额约7522万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135项,转化金额约3482万元。主持/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定3项;获奖5项,其中国家级奖3项;授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共126件。利用中心的平台优势,每年培养大批具有轨道交通基础理论、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硕、博研究生。

国地中心主要围绕轨道车辆设计和制造工艺相关的八大研究方向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装备研制及成果推广应用,具体包括:

    1、轨道交通装备关键材料

包括高速/重载列车关键材料、列车环保涂料与涂装等;

    2、轨道车辆工程数字化设计(虚拟仿真)

包括疲劳强度、碰撞、车体结构优化设计、转向架、焊接结构、可靠性分析等;

    3、轨道交通装备传动技术

包括齿轮传动、机器人用减速器、真空开关、磁力耦合器等;

    4、轨道交通装备数字化制造技术

包括交通装备数字化制造、震动性能测试等;

    5、轨道交通装备焊接技术

包括轨道车辆焊接结构设计与优化、先进焊接工艺、焊接质量控制等;

    6、轨道列车电气与控制技术

包括列车网络控制、牵引变流器、列车与电气设备电磁兼容、电气设备健康监测、列车物联网等;

    7、轨道交通装备连续挤压技术

包括铁路线缆材料及成型技术、连续挤压技术等。

    8、轨道列车制动闸片技术

    9、轨道车辆检测与纵向动力学技术

中心结合我校轨道交通特色研究,快速适应国家轨道装备发展,先后与中车集团下的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大连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等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联合研究,共同开发等方面展开合作,为提升校、企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技术保障。在此基础上,先后申请并获批大连交大轨道交通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重大平台—现代轨道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等多层次各级科研平台和服务平台,走出了一条官、产、学、研、用的发展模式。

经过多年的建设,国地中心已获得各级政府资金及合作企业设备、项目支持近亿元,大幅提升了我校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夯实了我校的轨道装备特色研究的基础,显著增强了我校组织申报重大课题的能力,培养了一批熟悉轨道装备发展前沿的实用性人才,提高了我校促进地方区域经济建设、提升行业发展以及服务于“高铁走出去”和“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的能力。



 

版权所有 © 大连交通大学轨道交通装备设计与制造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黄河路794号